本报告通过调查印度投资环境及中资企业印度生存现状,分析目前中资企业在印经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比在印日韩企业发展情况,提出中资企业在印更好发展的建议。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当下,跨境整合资源将异常活跃,毕竟单一市场资源和单一类型的国家经济风险难以有效对冲,上市公司利用跨境市场进行布局是最佳选择。
本文以拉美地区智利为例,在“投资、带资拉动工程总承包”的新模式下,从商业环境分析入手,在电力开发、电网现状、电力消纳、外汇管理等方面,浅析智利电力市场投资环境,在“一带一路”战略总体规划和历史机遇下,为中资企业在智利国别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中资企业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历史和现状,从以经济外交应对全球经济秩序重构、共同迎接新一轮全球科技创新革命、巩固能源资源领域传统合作保障中国经济安全、拓宽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合作空间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中国在澳大利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的战略意义。
美国的贸易赤字因科技和医药公司的海外留存收益而被高估。美国本土“生产”的知识产权在海外获得的收益,本应作为服务贸易顺差体现在美国的贸易帐上,但却因税务问题“化妆”成了再投资收益,留在了海外。
“ 德国制造 ” 几乎就是品质的保证,即使在欧债危机下,德国经济也依然突出。本文集中分析了德国的几大优势产业,给中国投资者提供参考。
质量争议是国际贸易实务中较为常见的贸易纠纷类型。实际上,除部分贸易项下货物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以外,质量争议许多情况下是买方拖欠货款的借口,而这种情况在经济低迷时期更为常见,会给广大出口企业收回应收账款带来较大障碍。本文以质量争议引起的货款拖欠案为例,简要剖析在货物质量确无问题的情况下,如何避免质量争议对出口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印尼本地运营商快速成长,资本愈发雄厚。印尼通信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包括新加坡电信、马来西亚XL Axiata、香港和记和沙特电信等重要投资商来印尼成立公司或与本地运营商合作,大大刺激了印尼通信市场的活力。但社会安全和政府腐败等问题给印尼投资增加不少负面因素。印尼电信行业可谓机遇与风险并存。